佛光山寺聲明啟事
  茲有不肖人士假借「星雲大師」之名,販售一筆字贗品或法物護身等不明商品,企圖斂財謀利,籲請大眾辨識詐欺之舉。佛光山星雲大師不會從事販賣行為,凡有損害名譽者,將行法律追訴權,以杜絕弊端,特此聲明。
焦點新聞
  • 香港佛光道場三皈五戒 佛子發願精進向道

    香港佛光道場5月19日舉行三皈五戒,禮請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主法,近4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同來皈依受戒,最年輕的只有2歲,最年長的有91歲,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講解佛門禮儀。 莊嚴而又神聖的皈依受戒典禮在迎請心定和尚後展開,宣誓後的懺悔發願中,許多戒子及皈依者都熱淚盈眶,甚至觀禮席上的100名嘉賓也頻頻拭淚,信仰的虔敬莊嚴,令人感動。緊隨的三皈羯磨、正授,戒子們接受清淨戒體,授衣後身披縵衣,至心發願,精進向道。 心定和尚指出,皈依受戒是一生一世的事業,也是人間眾生的楷模,往後要不斷學習,提升自己,才能福慧增長,報四重恩。勉勵新戒們要堅持清淨心,廣結善緣,未來求受菩薩三聚淨戒,共成佛道。 永富法師提示佛子在學佛後,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,從調身中達致調心的目的。老婆心切的叮嚀佛子要深信因果,持守五戒,藉由三寶功德加強心力。謹記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成就正知正見。協助道場弘法利生,從事義工服務,報讀佛學課程,每天做定課,善發大願。 監寺覺毓法師叮嚀佛子,平日要養成集中精神的習慣,透過念佛誦經,在心地上用功,讓戒體發揮作用力。 皈依受戒大眾在甘露灌頂後喜獲手珠,及星雲大師著作《皈依三寶的意義》。年僅二歲的劉懿萱向家人表示:「萱萱要皈依!」剛開始時無人相信,劉懿萱再三強調,家人才替她報名。甚而藉此因緣,接引了爸爸同來皈依。 鄭禮淳緣於同修鄭清雅學佛後心性有所改變,遂把握因緣,一併與大兒子鄭翊駿、8歲就讀兒童班的女兒鄭綽文及幼子鄭宥宸,一家五口共同受三皈五戒,一家人在佛道上互相扶持,努力增上。 畫家黃家偉的學佛種子,在佛光緣個人畫展開幕禮上,永富法師的開示中萌芽,遂決定皈依受戒。冀望能精進學佛,深入經藏,把所學融入畫境,啟迪人心,弘揚佛法。 學佛十幾年的指揮家黃晉熙受永富法師的梵唄所感動而受戒,祈願能以音樂行佛,讓大眾透過清淨的音聲親近佛法。 6歲的侯卓姸、7嵗的陳浠庭和林沚桐,以及4歲的羅天佑都是三好兒童。因老師的一句話:「皈依就義無反悔。」就開開心心地前來,齊說要努力學佛行三好! 關兆倫受到同修鼓勵,在跌宕的人生中求受五戒,感覺典禮中清淨寧和是佛菩薩的加持。祈願受戒後自己有所改變,令身邊的人不再為自己擔心。 香港國際衛視電台台長江創洲於在皈依受戒儀式懺悔後,感到無比寧靜,清淨自在。期待自己的蛻變能影響身邊的人,對社會有所貢獻。 來自馬來西亞的王奕荔自水陸法會後在心中埋下學佛種子,去年與姊姊奕媛同在線上皈依,今年把握 心定和尚主法的因緣,遂發心來港受戒。倆人皆感到中年學佛,更要努力精進,祈願未來能引領子女同入佛門,共成佛道。...<詳全文>
  • 心培和尚普賢寺法音宣流 從人間音緣體悟佛法

    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5月19日於普賢寺人間佛教系列講座,主講「從人間音緣體悟佛法」,以渾厚磁性的嗓音唱誦,穿插生活中的小故事,引領逾400位信眾,親炙一場佛法結合音樂的法筵,領受人間音緣的法義,唱出歡喜及信仰的力量。 談及人間音緣的緣起,1953年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應李決和等信徒之邀,到宜蘭雷音寺弘法。當時有不少優秀的年輕人時常到寺院,大師為了接引他們學佛,因此成立「佛教歌詠隊」,大師認為,音樂對人們來說,最具親和力,一首神聖的樂曲,或虔誠的佛讚,往往把人的心靈昇華到聖潔的境界。 如何透由人間音緣來體悟佛法?心培和尚引用〈甘露歌〉歌詞「晨鐘叮噹,暮鼓咚咚,敲醒了迷失的夢 ,生有涯,事無窮,好時光須珍重」,敦勉大眾,人身難得,應該珍惜並善用這一期生命,歸敬三寶,向佛陀學習,如此,慧命就能長久,走在菩提道上,往成佛之路前進。 心培和尚次以〈祈求〉詞句「我來自什麼地方、我將去什麼地方」,引導大眾省思生命究竟從哪裡來?從佛教的十二因緣,即可徹底明白;百年後要往哪裡去?唯有依靠佛法,憑藉佛陀慈悲的加被普照,精進修行,才能到達一個光明的地方。 唱誦〈快皈投佛陀座下〉後,心培和尚佐以故事引證:佛陀欲度一位長者,他以幫兒孫修建新房婉拒佛陀邀約,昱日長者因爬高摔下捨報,無緣認識三寶,錯失因緣。接著宣說多首人間音緣所蘊含的法要,如:〈修行之要〉強調不只要修心,而是從身到心,裡外兼修,就可擁有快樂、健康的人生。〈生命之道〉則凡事慈悲的「待人如己」為他人著想,當吃虧受苦的時候,用「當然如此」的心態接受,不怨天尤人,隨緣自在。不要擁有只要享有,它的樂趣是無窮無盡的。 和人相處,不計較不比較,對人有禮貌要微笑、學吃虧要厚道、常說讚美好話、多結交君子朋友,不僅自己沒煩惱,也能和大家共成佛道,〈十修歌〉淋漓盡致地詮釋「人成即佛成」的義理。心培和尚進而指點,要學習大師的悲願就在〈佛光淨土〉,而生活修行上,若能受持〈佛光偈語〉即是菩薩道之修行。 最後,心培和尚勉眾,確實地了解自己,把握這期得之不易的生命,努力修行;以人間音緣,傳唱出「佛說的、人要的、淨化的、善美的」人間佛教。...<詳全文>
文化藝術

 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,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,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。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,在建築、雕刻、茶道、繪畫、音樂、舞蹈、文學、戲曲等各領域上,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,在社會教化、哲學思想等,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,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。
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

教育大業

  建寺安僧,弘法度眾,是歷代高僧大德共有的弘願。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,來到台灣,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,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,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、辦活動、興事業,讓正法久住。
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

慈善事業

  二千五百年前,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,並於世間行化宣說種種離苦得樂、拯慰賑濟的法門。自古以來,佛教徒為實踐佛陀「應病予藥」、「拔苦予樂」的慈悲教法,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,積極興辦慈善事業,實現人間淨土。
相關單位 查看更多

修持中心

  佛光山修持中心之興建,乃星雲大師鑑於佛光山弘法四十年來,僧俗二眾,卻苦無一處具有多功能修持的殿宇可供使用,並今日社會奢靡風氣熾盛,道德人心空虛苦悶、迷失敗壞,故特建修持中心,擬以長年舉辦禪修、念佛、抄經等行門修持,來增進僧俗二眾的心地功夫,端正社會風氣,淨化人心,為世界、國家、社會等,略盡佛教棉薄之力。
相關單位